「关于力的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制作 方法
关于力的科技小制作
科技小制作 方法
小学六年级简单的科技小制作第一种:照图施工式科技制作 例1:土电话土电话是利用声音振动传播的原理设计的。它取材简单,制作方便,适合低年级学生制作。A.制作方法①话筒。找两只塑料冰淇淋杯或纸杯,用剪刀把杯底剪掉。每个纸杯都是既做话筒又做听筒。②振动膜。用牛皮纸做振动膜。将纸剪成圆形,比纸杯底直径略大。用胶水将圆贴在杯底,纸尽可能拉紧。③穿线。找一根几米长的棉线, 把两个纸杯连起来,用大头针在纸杯振动膜中心穿一小孔,把棉线分别穿入两个纸杯中,并打个结。这样,土电话就做成了。B.游戏方法让两个学生,一人拿来一个纸杯,一人把纸杯当话筒,一人把纸杯当听筒。当一人对着话筒小声说话时,声音使振动膜发生振动,通过拉紧的棉线穿到对方的振动膜上,使听筒那边同样的振动,这样声音就传到另一个人了耳朵里去了。第二种:指南针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用途,它是根据磁学原理制作的。取三合板一块, 锯一直径为120毫米的底板。把表面和边缘用砂纸磨光。在一张铅画纸上标好符号,按尺寸把盘面剪下,贴在底盘下,取一枚大头针或缝衣针,从底盘背面中心穿过,将尖头露出盘面做轴。根据尺寸把一块白铁皮剪成指针形状,并钻一个直径2毫米的孔,把一颗纽扣固定在指针上。用一块永久磁铁触指针数次,使指针磁化。最后,把指针放在轴上。注意哪头指向北,就这头涂成红色。在使用时,不要让指针接触磁性很强的磁铁,以免影响指南针的磁极 。类二:有所改革式科技制作例:废塑料瓶制作取可乐瓶一只,去掉底盖,用剪刀剪去离瓶底2/5的部分,注意要保留1.5厘米宽作为花篮柄,将剩下3/5, 剪成一条一条到瓶子颈部,宽度可以根据需要而定。然后将一条条的塑料带向外翻过来到瓶盖处粘牢,这样花篮就做好了。在篮中放入一些娟花,就成了非常漂亮的装饰品。要小学生对利用废塑料瓶子进行制作。要求只要是利用废塑料瓶子,做出的作品有用或欣赏就可以。第三种:有所创造式科技制作例1.太阳能利用设计比赛1.利用晨会或者上次活动,组织学生搜集利用太阳能的信息,把设计比赛的要求讲明白:自己设计一种搜集太阳能、利用太阳能的设备,画出设计图,做出模型或实物。可以把任务分配给小组,在课外或者在活动课上开展小组活动。②举行报告会,由学生自己介绍目前太阳能利用的情况,自己设计的太阳能产品图,或者展示自己制作的模型、实物。③对学生的设计进行评比。④请参加本课程学习的学员自己设计制作一个利用太阳能的设备或者模型。例2:自制小车比赛1.目的①通过自己设计制作小车模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②通过比赛培养竞争意识。③ 使学生了解当代汽车制造的三大难题:加速、制动和撞击,对此产生研究兴趣。2.内容要点①车辆启动时由于惯性的作用,乘客就会向后倒,启动得越快,加速度也就越大,惯性就越大,乘客就会受伤。怎样平稳地加速,让车辆很快启动加速,又让乘客很安全,这就是车辆设计的加速难题。②车辆在刹车时由于惯性的作用,乘客要向前俯冲,发生危险。怎样保证刹车时乘客的安全,这就是车辆设计时的制动难题。车辆如果发生撞击,怎样保证乘客的安全,这就是车辆设计的撞击难题。③小车比赛的规则:请你自己设计制作一辆以橡皮筋为动力的小车。在小车上放一个乒乓球,乒乓球上开一个能平着放入1角硬币的开口,小车要带着装满水的乒乓球驶过一条3米长、1米宽的路面,与放在终点的物相撞。小车停止以后,乒乓球内的水不准少于15毫米。谁的小车通过全程的时间最短,谁就取得优胜。小车不到达终点或者乒乓球里的水少于15毫米的不计成绩。④小车比赛中装水的乒乓球代表了乘客,如果运用装水的可口可乐瓶子或者鸡蛋来代表乘客也可以。如果运用装水的易拉罐代表乘客也可以。问题是要运用水在车辆发生撞击以后能保存多少来评估车辆对乘客保证安全的程度。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通过自己的实验决定一个标准,使比赛公平。⑤小车比赛时路面、宽度只要一致就可以,上面的规定是可以改变的。⑥ 小车的动力只要规定运用橡皮筋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动力大了,车辆可以开得快,发生撞击时惯性力就大,水就会流得多;动力小了,车辆就会开得慢。 ⑦小车的造型、车轮的多少都由学生自己决定。
搜全息影像手工制作,3D效果,炫目多彩
又在哪有事
地球仪制作过程 整个制作过程分四步:⑴、在一只完整的乒乓球表面画上世界地图。⑵、在薄铁皮两端和四分之一处,分别钻一小孔,并弯成弧状作地球仪支架。⑶、在半只乒乓球上剪下直径20毫米的球面一块,粘在圆木片上。把直径4毫米的木条用砂纸一端打磨成直径3毫米的光滑圆木条,用胶水粘在球面中心处作底垫。 ⑷、用大头针把支架固定在底座上。将细钢丝穿过南北极中心,固定在支架两端,使地球仪能围绕轴心自由转动。
1.科技小制作的特点 科技小制作的特点就在于一个“小”字。“小”在哪里呢? (1)结构简单。一般只要制做几个零件,再组装起来就做好了。 (2)材料好找。很多材料在家里就可以找到,如空纸盒、牙膏皮、泡沫塑料、罐头筒、废圆珠笔芯、坏了的玩具、铁丝、铁片等。 (3)加工容易。多数项目工艺技术要求低,小学生可以掌握。 (4)花钱少。有些项目甚至可以不花钱,不会增加家庭负担。 (5)见成果快。不少项目只要一天、半天就可以做成,这符合少年儿童心理,容易推广普及。 2.活动形式 (1)开设科技课,使学生普遍受到科学教育,并辅导学生制作。 (2)建立兴趣小组,辅导学生制作。 (3)鼓励学生自己选题,独立完成小制作,必要时给予适当的辅导。 3.活动内容和辅导方法 (1)依照图纸、说明,或印制好的材料进行制作。 (2)以培养创造能力,发展智力为中心的科技小制作。主要以制做儿童喜爱的玩具为主,有下列几种形式: ①教师介绍一种小制作的方法和科学道理,并用实物演示,引起学生兴趣,学生根据这个道理自己去创新制作。如“小鸡吃米”,是利用杠杆原理制作的抽拉玩具,抽拉时两只鸡头运动方向一致或相反,是由于杠杆力点、支点的位置不同。学生在了解道理之后,各自设计、制作了许多新颖的杠杆抽拉玩具,如我坐火箭去太空、小猫钓鱼、打乒乓球、过峡谷等。 ②变废为宝的科技小制作。教师利用实物讲解如何利用废旧钟表的齿轮和废旧玩具设计制作新的玩具。有些学生受到启发,自己完成了构思新颖、质量较高的活动玩具,如手操纵电动旱船、电动碰碰车、机器人、滑稽人跳舞、猫头鹰和老鼠等。 ③专题科技制作竞赛。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专题要求,各班学生人人设计制作,班内选拔出代表队,再进行年级竞赛。如一次四、五、六年级进行风力车比赛。我们规定赛车的轮子必须是用厚纸自制的,不能用现成轮子或其他代用品,其他大小、重量、样式不限。又一次进行橡皮筋动力车比赛,只限定必须用统一规格和长度的橡皮筋,其他不限。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设计制作的赛车多种多样,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4.注意事项 (1)要按年龄、知识水平、动手能力、兴趣爱好分开档次,选择不同的制作内容。低年级要选择很容易制作成功的内容,如小降落伞;中、高年级则要从难度上有所提高。 (2)要提倡创新。 (3)不包办代替。 (4)强调制作中要注意安全

第一种:照图施工式科技制作 例1:土电话土电话是利用声音振动传播的原理设计的。它取材简单,制作方便,适合低年级学生制作。A.制作方法①话筒。找两只塑料冰淇淋杯或纸杯,用剪刀把杯底剪掉。每个纸杯都是既做话筒又做听筒。②振动膜。用牛皮纸做振动膜。将纸剪成圆形,比纸杯底直径略大。用胶水将圆贴在杯底,纸尽可能拉紧。③穿线。找一根几米长的棉线, 把两个纸杯连起来,用大头针在纸杯振动膜中心穿一小孔,把棉线分别穿入两个纸杯中,并打个结。这样,土电话就做成了。B.游戏方法让两个学生,一人拿来一个纸杯,一人把纸杯当话筒,一人把纸杯当听筒。当一人对着话筒小声说话时,声音使振动膜发生振动,通过拉紧的棉线穿到对方的振动膜上,使听筒那边同样的振动,这样声音就传到另一个人了耳朵里去了。第二种:指南针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用途,它是根据磁学原理制作的。取三合板一块, 锯一直径为120毫米的底板。把表面和边缘用砂纸磨光。在一张铅画纸上标好符号,按尺寸把盘面剪下,贴在底盘下,取一枚大头针或缝衣针,从底盘背面中心穿过,将尖头露出盘面做轴。根据尺寸把一块白铁皮剪成指针形状,并钻一个直径2毫米的孔,把一颗纽扣固定在指针上。用一块永久磁铁触指针数次,使指针磁化。最后,把指针放在轴上。注意哪头指向北,就这头涂成红色。在使用时,不要让指针接触磁性很强的磁铁,以免影响指南针的磁极 。类二:有所改革式科技制作例:废塑料瓶制作取可乐瓶一只,去掉底盖,用剪刀剪去离瓶底2/5的部分,注意要保留1.5厘米宽作为花篮柄,将剩下3/5, 剪成一条一条到瓶子颈部,宽度可以根据需要而定。然后将一条条的塑料带向外翻过来到瓶盖处粘牢,这样花篮就做好了。在篮中放入一些娟花,就成了非常漂亮的装饰品。要小学生对利用废塑料瓶子进行制作。要求只要是利用废塑料瓶子,做出的作品有用或欣赏就可以。第三种:有所创造式科技制作例1.太阳能利用设计比赛1.利用晨会或者上次活动,组织学生搜集利用太阳能的信息,把设计比赛的要求讲明白:自己设计一种搜集太阳能、利用太阳能的设备,画出设计图,做出模型或实物。可以把任务分配给小组,在课外或者在活动课上开展小组活动。②举行报告会,由学生自己介绍目前太阳能利用的情况,自己设计的太阳能产品图,或者展示自己制作的模型、实物。③对学生的设计进行评比。④请参加本课程学习的学员自己设计制作一个利用太阳能的设备或者模型。例2:自制小车比赛1.目的①通过自己设计制作小车模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②通过比赛培养竞争意识。③ 使学生了解当代汽车制造的三大难题:加速、制动和撞击,对此产生研究兴趣。2.内容要点①车辆启动时由于惯性的作用,乘客就会向后倒,启动得越快,加速度也就越大,惯性就越大,乘客就会受伤。怎样平稳地加速,让车辆很快启动加速,又让乘客很安全,这就是车辆设计的加速难题。②车辆在刹车时由于惯性的作用,乘客要向前俯冲,发生危险。怎样保证刹车时乘客的安全,这就是车辆设计时的制动难题。车辆如果发生撞击,怎样保证乘客的安全,这就是车辆设计的撞击难题。③小车比赛的规则:请你自己设计制作一辆以橡皮筋为动力的小车。在小车上放一个乒乓球,乒乓球上开一个能平着放入1角硬币的开口,小车要带着装满水的乒乓球驶过一条3米长、1米宽的路面,与放在终点的物相撞。小车停止以后,乒乓球内的水不准少于15毫米。谁的小车通过全程的时间最短,谁就取得优胜。小车不到达终点或者乒乓球里的水少于15毫米的不计成绩。④小车比赛中装水的乒乓球代表了乘客,如果运用装水的可口可乐瓶子或者鸡蛋来代表乘客也可以。如果运用装水的易拉罐代表乘客也可以。问题是要运用水在车辆发生撞击以后能保存多少来评估车辆对乘客保证安全的程度。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通过自己的实验决定一个标准,使比赛公平。⑤小车比赛时路面、宽度只要一致就可以,上面的规定是可以改变的。⑥ 小车的动力只要规定运用橡皮筋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动力大了,车辆可以开得快,发生撞击时惯性力就大,水就会流得多;动力小了,车辆就会开得慢。 ⑦小车的造型、车轮的多少都由学生自己决定。
搜全息影像手工制作,3D效果,炫目多彩
又在哪有事
地球仪制作过程 整个制作过程分四步:⑴、在一只完整的乒乓球表面画上世界地图。⑵、在薄铁皮两端和四分之一处,分别钻一小孔,并弯成弧状作地球仪支架。⑶、在半只乒乓球上剪下直径20毫米的球面一块,粘在圆木片上。把直径4毫米的木条用砂纸一端打磨成直径3毫米的光滑圆木条,用胶水粘在球面中心处作底垫。 ⑷、用大头针把支架固定在底座上。将细钢丝穿过南北极中心,固定在支架两端,使地球仪能围绕轴心自由转动。
1.科技小制作的特点 科技小制作的特点就在于一个“小”字。“小”在哪里呢? (1)结构简单。一般只要制做几个零件,再组装起来就做好了。 (2)材料好找。很多材料在家里就可以找到,如空纸盒、牙膏皮、泡沫塑料、罐头筒、废圆珠笔芯、坏了的玩具、铁丝、铁片等。 (3)加工容易。多数项目工艺技术要求低,小学生可以掌握。 (4)花钱少。有些项目甚至可以不花钱,不会增加家庭负担。 (5)见成果快。不少项目只要一天、半天就可以做成,这符合少年儿童心理,容易推广普及。 2.活动形式 (1)开设科技课,使学生普遍受到科学教育,并辅导学生制作。 (2)建立兴趣小组,辅导学生制作。 (3)鼓励学生自己选题,独立完成小制作,必要时给予适当的辅导。 3.活动内容和辅导方法 (1)依照图纸、说明,或印制好的材料进行制作。 (2)以培养创造能力,发展智力为中心的科技小制作。主要以制做儿童喜爱的玩具为主,有下列几种形式: ①教师介绍一种小制作的方法和科学道理,并用实物演示,引起学生兴趣,学生根据这个道理自己去创新制作。如“小鸡吃米”,是利用杠杆原理制作的抽拉玩具,抽拉时两只鸡头运动方向一致或相反,是由于杠杆力点、支点的位置不同。学生在了解道理之后,各自设计、制作了许多新颖的杠杆抽拉玩具,如我坐火箭去太空、小猫钓鱼、打乒乓球、过峡谷等。 ②变废为宝的科技小制作。教师利用实物讲解如何利用废旧钟表的齿轮和废旧玩具设计制作新的玩具。有些学生受到启发,自己完成了构思新颖、质量较高的活动玩具,如手操纵电动旱船、电动碰碰车、机器人、滑稽人跳舞、猫头鹰和老鼠等。 ③专题科技制作竞赛。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专题要求,各班学生人人设计制作,班内选拔出代表队,再进行年级竞赛。如一次四、五、六年级进行风力车比赛。我们规定赛车的轮子必须是用厚纸自制的,不能用现成轮子或其他代用品,其他大小、重量、样式不限。又一次进行橡皮筋动力车比赛,只限定必须用统一规格和长度的橡皮筋,其他不限。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设计制作的赛车多种多样,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4.注意事项 (1)要按年龄、知识水平、动手能力、兴趣爱好分开档次,选择不同的制作内容。低年级要选择很容易制作成功的内容,如小降落伞;中、高年级则要从难度上有所提高。 (2)要提倡创新。 (3)不包办代替。 (4)强调制作中要注意安全
搜全息影像手工制作,3D效果,炫目多彩
又在哪有事
地球仪制作过程 整个制作过程分四步:⑴、在一只完整的乒乓球表面画上世界地图。⑵、在薄铁皮两端和四分之一处,分别钻一小孔,并弯成弧状作地球仪支架。⑶、在半只乒乓球上剪下直径20毫米的球面一块,粘在圆木片上。把直径4毫米的木条用砂纸一端打磨成直径3毫米的光滑圆木条,用胶水粘在球面中心处作底垫。 ⑷、用大头针把支架固定在底座上。将细钢丝穿过南北极中心,固定在支架两端,使地球仪能围绕轴心自由转动。
1.科技小制作的特点 科技小制作的特点就在于一个“小”字。“小”在哪里呢? (1)结构简单。一般只要制做几个零件,再组装起来就做好了。 (2)材料好找。很多材料在家里就可以找到,如空纸盒、牙膏皮、泡沫塑料、罐头筒、废圆珠笔芯、坏了的玩具、铁丝、铁片等。 (3)加工容易。多数项目工艺技术要求低,小学生可以掌握。 (4)花钱少。有些项目甚至可以不花钱,不会增加家庭负担。 (5)见成果快。不少项目只要一天、半天就可以做成,这符合少年儿童心理,容易推广普及。 2.活动形式 (1)开设科技课,使学生普遍受到科学教育,并辅导学生制作。 (2)建立兴趣小组,辅导学生制作。 (3)鼓励学生自己选题,独立完成小制作,必要时给予适当的辅导。 3.活动内容和辅导方法 (1)依照图纸、说明,或印制好的材料进行制作。 (2)以培养创造能力,发展智力为中心的科技小制作。主要以制做儿童喜爱的玩具为主,有下列几种形式: ①教师介绍一种小制作的方法和科学道理,并用实物演示,引起学生兴趣,学生根据这个道理自己去创新制作。如“小鸡吃米”,是利用杠杆原理制作的抽拉玩具,抽拉时两只鸡头运动方向一致或相反,是由于杠杆力点、支点的位置不同。学生在了解道理之后,各自设计、制作了许多新颖的杠杆抽拉玩具,如我坐火箭去太空、小猫钓鱼、打乒乓球、过峡谷等。 ②变废为宝的科技小制作。教师利用实物讲解如何利用废旧钟表的齿轮和废旧玩具设计制作新的玩具。有些学生受到启发,自己完成了构思新颖、质量较高的活动玩具,如手操纵电动旱船、电动碰碰车、机器人、滑稽人跳舞、猫头鹰和老鼠等。 ③专题科技制作竞赛。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专题要求,各班学生人人设计制作,班内选拔出代表队,再进行年级竞赛。如一次四、五、六年级进行风力车比赛。我们规定赛车的轮子必须是用厚纸自制的,不能用现成轮子或其他代用品,其他大小、重量、样式不限。又一次进行橡皮筋动力车比赛,只限定必须用统一规格和长度的橡皮筋,其他不限。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设计制作的赛车多种多样,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4.注意事项 (1)要按年龄、知识水平、动手能力、兴趣爱好分开档次,选择不同的制作内容。低年级要选择很容易制作成功的内容,如小降落伞;中、高年级则要从难度上有所提高。 (2)要提倡创新。 (3)不包办代替。 (4)强调制作中要注意安全

力学小制作一、 名称:降落伞材料:细线 手帕 螺丝帽过程:先将四根等长的细线系在手帕四角 再把另一端系在螺丝帽上 原理:相互作用力二、 名称:不倒翁 材料:略 过程:略 原理:重力总是垂直向下的 三、名称:太空车 材料:一块较大的磁板(也可以在铁板下安上强力电磁铁,其实不用太大 你自己想多大就多大) 小型强力磁铁(比小指甲盖还小一点的圆柱形磁铁) 一辆小型玩具车(大拇指左右大的小车 塑料的) 细线 过程:将小型磁铁固定在小车里(注意:某一磁极朝车底 注意平衡)把三根细线分别系在小车车头 车尾两翼(可随意系细线 也可以把细线另一端系在小木棍上 辅助操作) 将小车放在磁板上(小车车底磁极与磁板正面磁极相同)小车就会悬浮起来 用细线控制平衡原理:同磁极相互排斥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一、 名称:降落伞材料:细线 手帕 螺丝帽过程:先将四根等长的细线系在手帕四角 再把另一端系在螺丝帽上 原理:相互作用力二、 名称:不倒翁 材料:略 过程:略 原理:重力总是垂直向下的 三、名称:太空车 材料:一块较大的磁板(也可以在铁板下安上强力电磁铁,其实不用太大 你自己想多大就多大) 小型强力磁铁(比小指甲盖还小一点的圆柱形磁铁) 一辆小型玩具车(大拇指左右大的小车 塑料的) 细线 过程:将小型磁铁固定在小车里(注意:某一磁极朝车底 注意平衡)把三根细线分别系在小车车头 车尾两翼(可随意系细线 也可以把细线另一端系在小木棍上 辅助操作) 将小车放在磁板上(小车车底磁极与磁板正面磁极相同)小车就会悬浮起来 用细线控制平衡原理:同磁极相互排斥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有关于物理的10个科学小制作一、车超重报警器工作原理:利用重力能使弹簧变型的原理,让重力使弹性电键接通从而启动报警器。制作材料:音乐集成电路一块,导线若干,喇叭一只,电池若干,电键一只,硬纸板,小胶轮四只,胶水纸等。制作方法:1、 组装好报警器;2、制作好汽车模型;3、把组装好的报警器隐藏在汽车模型里;4、用导线连接好报警器与电键即成。二、自动给水器一、工作原理利用大气压自动控制出水量从而达到自动给水的目的。二、制作方法材料准备:1000ml可乐瓶一个,矿泉水瓶一个,直径0.5厘米的塑料管40厘米。组装步骤:1、在矿泉水瓶盖处钻2个直径0.5厘米的孔。2、把塑料管截成长30厘米作定位水管、10厘米的为供水水管,分别插入,其中一条长的插至瓶底,另一条至瓶口。3、把可乐瓶取其底部10厘米出裁下作接水盆,在接水盆上、下各钻一个直径0.5厘米的孔。4、给水管插入下孔,定位水管插入下孔。5、用铁线把供水瓶和接水盆连接固定即成。三、声、光婴儿报尿器一、工作原理:利用电子触摸片的感应性能来控制音乐集成块和指示灯,从而产生声、光报尿的功效。二、制作方法:材料准备:电池2对、音乐集成块、电子触摸片、指示灯、电线若干、方形纸盒一个、模拟小尿片一块等。制作步骤:1、制作一个电路。2、制作一模拟小尿片。3、把电子触摸片放入模拟小尿片中。四、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制作步骤:1、 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 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 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 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五、瓶子瘪了材料:水杯2个、温开水1杯、矿泉水瓶1个制作步骤:1、将温开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觉到热。2、把瓶子中的温开水再倒出来,并迅速盖紧瓶子盖。3、观察瓶子慢慢的瘪了。工作原理:1、加热瓶子里的空气,使它压力降低。2、 由于瓶子外的空气比瓶子内的空气压力大,所以把瓶子压瘪了。
一、瓶内吹气球 材料: 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操作1、 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 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 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 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讲解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 熟蛋剥去蛋壳。2、 将纸片撕成长条状。3、 将纸条点燃后仍到瓶子中。4、 等火一熄,立刻把鸡蛋扣到瓶口,并立即将手移开。讲解1、 纸片刚烧过时,瓶子是热热的。2、 鸡蛋扣在瓶口后,瓶子内的温度渐渐降低,瓶内的压力变小,瓶子外的压力大,就会把鸡蛋挤压到瓶子内。五、瓶子瘪了材料:水杯2个、温开水1杯、矿泉水瓶1个操作1. 将温开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觉到热。2. 把瓶子中的温开水再倒出来,并迅速盖紧瓶子盖。3. 观察瓶子慢慢的瘪了。讲解1. 加热瓶子里的空气,使它压力降低。2. 由于瓶子外的空气比瓶子内的空气压力大,所以把瓶子压瘪了。六、会跳远的乒乓球材料:高脚杯2个、乒乓球1个操作1 把两个高脚杯并排放置2 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杯子中。3 从不同角度吹气,看看乒乓球有什么状况:对着球的侧面吹气;对着球的上方吹气讲解1、向球的侧面吹气,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或跳出来)2、向球的上方吹气,上方压力变小,乒乓球会浮起来,继续吹,就跳入第二个杯子去了七、会吹泡泡的瓶子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操作1 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2 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3 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4 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5 向瓶子壁上浇冷水。6 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讲解1 因为塑料瓶很薄,于是热可以穿过瓶壁,进入瓶子中的空气里。2 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3 水中的气泡就是空气膨胀时,被挤出瓶子的空气。4 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5 瓶子中的空气收缩时,水便占据了剩余的空间。八、自己会走路的杯子材料:杯子一个、蜡烛、火柴、玻璃、两本书、水操作1、用一块玻璃板,放在水里浸一下2、玻璃一头放在桌子上,另一头用几本书垫起来(高度约5厘米)3、拿一个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4、用点燃的蜡烛去烧杯子的底部,玻璃杯会自己缓缓地向下走去。讲解当烛火烧杯底时,杯内的空气渐渐变热膨胀,要往外挤,但是,杯口是倒扣着的,又有一层水将杯口封闭,热空气跑不出来,只能把杯子顶起一点儿,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就自己下滑了。九、纸杯旋转灯材料:纸杯2个、牙签1支、蜡烛1支、胶带1卷、绳子1根、剪刀1把操作1、取一纸杯,在杯身对称处各剪开一个方形大口,在杯底固定上蜡烛,作为灯的底座。2、另一个纸杯则在杯身约等距离位置剪出三四个长方形的扇叶,在杯底中央处穿上绳子,并用牙签棒固定,作为灯的上座。3、将两个纸杯上下对口用胶带贴好固定。4、点上蜡烛,拉起绳子,看看有什么现象产生。讲解1、蜡烛燃烧的时候,火焰尖端多呈朝上的方向。2、空气受热会上升,然后沿着上方纸杯的扇叶口流动,因而造成旋转的现象。十、飞行的塑料袋材料:塑料袋(轻便的)、吹风机1个操作1. 打开塑料袋,倒置。将吹风机伸入塑料袋,并打开热气开关。2. 几秒钟后,关闭吹风机并拿开。3. 松开手,塑料袋会飘起来。讲解1. 热气轻,向上升,使塑料袋也向上升。 2. 热能使物体飞起来,因为热气是上升的。当空气受热并且上升时,热气便通过“对流”向上运动。从取暖器散发的热温暖整个房间,也是借助于“对流”。
有关物理的十个科学小制作有关物理的十个科学小制作,可以根据自己的一些学到的知识制作一些小的物理实验。

一、车超重报警器工作原理:利用重力能使弹簧变型的原理,让重力使弹性电键接通从而启动报警器。制作材料:音乐集成电路一块,导线若干,喇叭一只,电池若干,电键一只,硬纸板,小胶轮四只,胶水纸等。制作方法:1、 组装好报警器;2、制作好汽车模型;3、把组装好的报警器隐藏在汽车模型里;4、用导线连接好报警器与电键即成。二、自动给水器一、工作原理利用大气压自动控制出水量从而达到自动给水的目的。二、制作方法材料准备:1000ml可乐瓶一个,矿泉水瓶一个,直径0.5厘米的塑料管40厘米。组装步骤:1、在矿泉水瓶盖处钻2个直径0.5厘米的孔。2、把塑料管截成长30厘米作定位水管、10厘米的为供水水管,分别插入,其中一条长的插至瓶底,另一条至瓶口。3、把可乐瓶取其底部10厘米出裁下作接水盆,在接水盆上、下各钻一个直径0.5厘米的孔。4、给水管插入下孔,定位水管插入下孔。5、用铁线把供水瓶和接水盆连接固定即成。三、声、光婴儿报尿器一、工作原理:利用电子触摸片的感应性能来控制音乐集成块和指示灯,从而产生声、光报尿的功效。二、制作方法:材料准备:电池2对、音乐集成块、电子触摸片、指示灯、电线若干、方形纸盒一个、模拟小尿片一块等。制作步骤:1、制作一个电路。2、制作一模拟小尿片。3、把电子触摸片放入模拟小尿片中。四、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制作步骤:1、 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 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 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 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五、瓶子瘪了材料:水杯2个、温开水1杯、矿泉水瓶1个制作步骤:1、将温开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觉到热。2、把瓶子中的温开水再倒出来,并迅速盖紧瓶子盖。3、观察瓶子慢慢的瘪了。工作原理:1、加热瓶子里的空气,使它压力降低。2、 由于瓶子外的空气比瓶子内的空气压力大,所以把瓶子压瘪了。
一、瓶内吹气球 材料: 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操作1、 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 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 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 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讲解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 熟蛋剥去蛋壳。2、 将纸片撕成长条状。3、 将纸条点燃后仍到瓶子中。4、 等火一熄,立刻把鸡蛋扣到瓶口,并立即将手移开。讲解1、 纸片刚烧过时,瓶子是热热的。2、 鸡蛋扣在瓶口后,瓶子内的温度渐渐降低,瓶内的压力变小,瓶子外的压力大,就会把鸡蛋挤压到瓶子内。五、瓶子瘪了材料:水杯2个、温开水1杯、矿泉水瓶1个操作1. 将温开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觉到热。2. 把瓶子中的温开水再倒出来,并迅速盖紧瓶子盖。3. 观察瓶子慢慢的瘪了。讲解1. 加热瓶子里的空气,使它压力降低。2. 由于瓶子外的空气比瓶子内的空气压力大,所以把瓶子压瘪了。六、会跳远的乒乓球材料:高脚杯2个、乒乓球1个操作1 把两个高脚杯并排放置2 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杯子中。3 从不同角度吹气,看看乒乓球有什么状况:对着球的侧面吹气;对着球的上方吹气讲解1、向球的侧面吹气,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或跳出来)2、向球的上方吹气,上方压力变小,乒乓球会浮起来,继续吹,就跳入第二个杯子去了七、会吹泡泡的瓶子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操作1 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2 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3 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4 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5 向瓶子壁上浇冷水。6 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讲解1 因为塑料瓶很薄,于是热可以穿过瓶壁,进入瓶子中的空气里。2 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3 水中的气泡就是空气膨胀时,被挤出瓶子的空气。4 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5 瓶子中的空气收缩时,水便占据了剩余的空间。八、自己会走路的杯子材料:杯子一个、蜡烛、火柴、玻璃、两本书、水操作1、用一块玻璃板,放在水里浸一下2、玻璃一头放在桌子上,另一头用几本书垫起来(高度约5厘米)3、拿一个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4、用点燃的蜡烛去烧杯子的底部,玻璃杯会自己缓缓地向下走去。讲解当烛火烧杯底时,杯内的空气渐渐变热膨胀,要往外挤,但是,杯口是倒扣着的,又有一层水将杯口封闭,热空气跑不出来,只能把杯子顶起一点儿,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就自己下滑了。九、纸杯旋转灯材料:纸杯2个、牙签1支、蜡烛1支、胶带1卷、绳子1根、剪刀1把操作1、取一纸杯,在杯身对称处各剪开一个方形大口,在杯底固定上蜡烛,作为灯的底座。2、另一个纸杯则在杯身约等距离位置剪出三四个长方形的扇叶,在杯底中央处穿上绳子,并用牙签棒固定,作为灯的上座。3、将两个纸杯上下对口用胶带贴好固定。4、点上蜡烛,拉起绳子,看看有什么现象产生。讲解1、蜡烛燃烧的时候,火焰尖端多呈朝上的方向。2、空气受热会上升,然后沿着上方纸杯的扇叶口流动,因而造成旋转的现象。十、飞行的塑料袋材料:塑料袋(轻便的)、吹风机1个操作1. 打开塑料袋,倒置。将吹风机伸入塑料袋,并打开热气开关。2. 几秒钟后,关闭吹风机并拿开。3. 松开手,塑料袋会飘起来。讲解1. 热气轻,向上升,使塑料袋也向上升。 2. 热能使物体飞起来,因为热气是上升的。当空气受热并且上升时,热气便通过“对流”向上运动。从取暖器散发的热温暖整个房间,也是借助于“对流”。
有关物理的十个科学小制作有关物理的十个科学小制作,可以根据自己的一些学到的知识制作一些小的物理实验。
一、瓶内吹气球 材料: 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操作1、 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 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 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 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讲解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 熟蛋剥去蛋壳。2、 将纸片撕成长条状。3、 将纸条点燃后仍到瓶子中。4、 等火一熄,立刻把鸡蛋扣到瓶口,并立即将手移开。讲解1、 纸片刚烧过时,瓶子是热热的。2、 鸡蛋扣在瓶口后,瓶子内的温度渐渐降低,瓶内的压力变小,瓶子外的压力大,就会把鸡蛋挤压到瓶子内。五、瓶子瘪了材料:水杯2个、温开水1杯、矿泉水瓶1个操作1. 将温开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觉到热。2. 把瓶子中的温开水再倒出来,并迅速盖紧瓶子盖。3. 观察瓶子慢慢的瘪了。讲解1. 加热瓶子里的空气,使它压力降低。2. 由于瓶子外的空气比瓶子内的空气压力大,所以把瓶子压瘪了。六、会跳远的乒乓球材料:高脚杯2个、乒乓球1个操作1 把两个高脚杯并排放置2 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杯子中。3 从不同角度吹气,看看乒乓球有什么状况:对着球的侧面吹气;对着球的上方吹气讲解1、向球的侧面吹气,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或跳出来)2、向球的上方吹气,上方压力变小,乒乓球会浮起来,继续吹,就跳入第二个杯子去了七、会吹泡泡的瓶子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操作1 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2 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3 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4 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5 向瓶子壁上浇冷水。6 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讲解1 因为塑料瓶很薄,于是热可以穿过瓶壁,进入瓶子中的空气里。2 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3 水中的气泡就是空气膨胀时,被挤出瓶子的空气。4 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5 瓶子中的空气收缩时,水便占据了剩余的空间。八、自己会走路的杯子材料:杯子一个、蜡烛、火柴、玻璃、两本书、水操作1、用一块玻璃板,放在水里浸一下2、玻璃一头放在桌子上,另一头用几本书垫起来(高度约5厘米)3、拿一个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4、用点燃的蜡烛去烧杯子的底部,玻璃杯会自己缓缓地向下走去。讲解当烛火烧杯底时,杯内的空气渐渐变热膨胀,要往外挤,但是,杯口是倒扣着的,又有一层水将杯口封闭,热空气跑不出来,只能把杯子顶起一点儿,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就自己下滑了。九、纸杯旋转灯材料:纸杯2个、牙签1支、蜡烛1支、胶带1卷、绳子1根、剪刀1把操作1、取一纸杯,在杯身对称处各剪开一个方形大口,在杯底固定上蜡烛,作为灯的底座。2、另一个纸杯则在杯身约等距离位置剪出三四个长方形的扇叶,在杯底中央处穿上绳子,并用牙签棒固定,作为灯的上座。3、将两个纸杯上下对口用胶带贴好固定。4、点上蜡烛,拉起绳子,看看有什么现象产生。讲解1、蜡烛燃烧的时候,火焰尖端多呈朝上的方向。2、空气受热会上升,然后沿着上方纸杯的扇叶口流动,因而造成旋转的现象。十、飞行的塑料袋材料:塑料袋(轻便的)、吹风机1个操作1. 打开塑料袋,倒置。将吹风机伸入塑料袋,并打开热气开关。2. 几秒钟后,关闭吹风机并拿开。3. 松开手,塑料袋会飘起来。讲解1. 热气轻,向上升,使塑料袋也向上升。 2. 热能使物体飞起来,因为热气是上升的。当空气受热并且上升时,热气便通过“对流”向上运动。从取暖器散发的热温暖整个房间,也是借助于“对流”。
有关物理的十个科学小制作有关物理的十个科学小制作,可以根据自己的一些学到的知识制作一些小的物理实验。

简单的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制作1、自制羽毛球 准备材料:空饮料瓶一只,泡沫水果网套两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弹子一只。制作过程:1.取250毫升空饮料瓶一只,将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2.将剪下的部分均分为8份,用剪刀剪至瓶颈处,然后,将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状;3.将泡沫水果网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处;4.将另一只泡沫水果网套裹住一粒玻璃弹子,塞进瓶口,塞紧并露出1厘米左右;5.剪下半只乒乓球,将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边剪成须状,盖住瓶口后用橡皮筋固定住。6.美化修饰后,一只自制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么样?2、自制香皂纸制作材料和工具:吸湿性较好的白纸,小块香皂,一支毛笔和一次性饮料罐。制作方法:先把香皂切碎后放在罐里,盛上适量的水后把杯子放在炉上加热,等香皂融化,将白纸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张张涂透皂液,再取出阴干就成了香皂纸。3、自制热气球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个叶状的纸片。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作成一个气球。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将吹风口向上对准底部的开口并且打开开关。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4、自制手电筒具体制作方法是:将一只废易拉罐(如露露饮料罐)起掉一头盖子,另一头用圆头榔头敲凹。用厚瓦楞纸板卷起两节一号电池,电池正极朝上、负极朝下装入罐中。找一个合适的塑料盖(如神奇大大卷的盒盖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饮料罐上),在盒盖中央挖一个圆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灯泡插紧为宜。将灯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寻线两端剥去线皮,一端绕在灯座上,另一端从塑料盖侧面扎一个小孔穿出。将塑料盖盖在易拉罐上。检查一下,灯泡、电池是不是紧密接触。到这里一次性手电筒就做好了。使用时,用大拇指把从侧壁穿出的导线按在从拉罐无油漆的焊缝上,手电筒就会发光,大拇指离开导线跳起,手电筒就灭了,使用非常方便。5、自制太阳灶找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质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直径以正好能紧紧塞进反光碗的圆孔为宜。在圆柱的一端横向钻一个细孔,穿入一根直径相当于孔径的铁丝,然后将露在圆柱外的铁丝两头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把圆柱塞入反光碗的圆孔内,再将铁丝两端插在一块泡沫塑料或木质底板上。将一根细竹签的两头削尖,一头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圆柱上,另一头插上一小块土豆。把该装置放在太阳下,让反光碗朝着太阳方向,然后,耐心调节竹签长度,让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于发光焦点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会被太阳光烤熟,发出香味。7。指南针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用途,它是根据磁学原理制作的。取三合板一块, 锯一直径为120毫米的底板。把表面和边缘用砂纸磨光。在一张铅画纸上标好符号,按尺寸把盘面剪下,贴在底盘下,取一枚大头针或缝衣针,从底盘背面中心穿过,将尖头露出盘面做轴。根据尺寸把一块白铁皮剪成指针形状,并钻一个直径2毫米的孔,把一颗纽扣固定在指针上。用一块永久磁铁触指针数次,使指针磁化。最后,把指针放在轴上。注意哪头指向北,就这头涂成红色。在使用时,不要让指针接触磁性很强的磁铁,以免影响指南针的磁极 。离心式抽水泵佳佳到郊外游玩,看到一台水泵“突突”地往外抽着水,觉得很好玩,但他不知道这是什么机器。回家问爸爸,爸爸说:“这是一种离心式水泵,专门用来抽水的。”“离心式抽水泵?”佳佳还是不懂。爸爸说:“那我教你做一个简单的离心式水泵玩吧。”说着,爸爸让佳佳把一截软胶管灌满水,把它插在盛满水的大水桶里,然后把另一头垂放在桶外。待水从管里流出来后,佳佳的爸爸说:“你现在在桶口的位置抓住胶管,甩动水管流水的那头试试,看会发现什么?”佳佳照着爸爸说的甩动管子,看到桶里的水被抽了出来,兴奋地说:“我们的水泵开始抽水啦!”“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离心式抽水泵。”爸爸说。小朋友,你知道其中的科学道理吗?科学小敲门:当甩动管子时,一定要作水平转动,这样,桶里的水才会被抽上来。当我们转动雨伞时,伞上的雨水会旋转着离伞而去,这就是离心力作用的结果。同样,当甩动管子时,管里也会产生一个离心力,使管里的水被甩出去,桶里的水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会快速补充进空管里,于是桶里的水就被源 源不断抽出管外。
自制香皂纸 制作材料和工具:吸湿性较好的白纸,小块香皂,一支毛笔和一次性饮料罐。制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后放在罐里,盛上适量的水后把杯子放在炉上加热,等香皂融化,将白纸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张张涂透皂液,再取出阴干就成了香皂纸。

科技小制作1、自制羽毛球 准备材料:空饮料瓶一只,泡沫水果网套两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弹子一只。制作过程:1.取250毫升空饮料瓶一只,将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2.将剪下的部分均分为8份,用剪刀剪至瓶颈处,然后,将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状;3.将泡沫水果网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处;4.将另一只泡沫水果网套裹住一粒玻璃弹子,塞进瓶口,塞紧并露出1厘米左右;5.剪下半只乒乓球,将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边剪成须状,盖住瓶口后用橡皮筋固定住。6.美化修饰后,一只自制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么样?2、自制香皂纸制作材料和工具:吸湿性较好的白纸,小块香皂,一支毛笔和一次性饮料罐。制作方法:先把香皂切碎后放在罐里,盛上适量的水后把杯子放在炉上加热,等香皂融化,将白纸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张张涂透皂液,再取出阴干就成了香皂纸。3、自制热气球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个叶状的纸片。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作成一个气球。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将吹风口向上对准底部的开口并且打开开关。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4、自制手电筒具体制作方法是:将一只废易拉罐(如露露饮料罐)起掉一头盖子,另一头用圆头榔头敲凹。用厚瓦楞纸板卷起两节一号电池,电池正极朝上、负极朝下装入罐中。找一个合适的塑料盖(如神奇大大卷的盒盖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饮料罐上),在盒盖中央挖一个圆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灯泡插紧为宜。将灯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寻线两端剥去线皮,一端绕在灯座上,另一端从塑料盖侧面扎一个小孔穿出。将塑料盖盖在易拉罐上。检查一下,灯泡、电池是不是紧密接触。到这里一次性手电筒就做好了。使用时,用大拇指把从侧壁穿出的导线按在从拉罐无油漆的焊缝上,手电筒就会发光,大拇指离开导线跳起,手电筒就灭了,使用非常方便。5、自制太阳灶找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质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直径以正好能紧紧塞进反光碗的圆孔为宜。在圆柱的一端横向钻一个细孔,穿入一根直径相当于孔径的铁丝,然后将露在圆柱外的铁丝两头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把圆柱塞入反光碗的圆孔内,再将铁丝两端插在一块泡沫塑料或木质底板上。将一根细竹签的两头削尖,一头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圆柱上,另一头插上一小块土豆。把该装置放在太阳下,让反光碗朝着太阳方向,然后,耐心调节竹签长度,让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于发光焦点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会被太阳光烤熟,发出香味。7。指南针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用途,它是根据磁学原理制作的。取三合板一块, 锯一直径为120毫米的底板。把表面和边缘用砂纸磨光。在一张铅画纸上标好符号,按尺寸把盘面剪下,贴在底盘下,取一枚大头针或缝衣针,从底盘背面中心穿过,将尖头露出盘面做轴。根据尺寸把一块白铁皮剪成指针形状,并钻一个直径2毫米的孔,把一颗纽扣固定在指针上。用一块永久磁铁触指针数次,使指针磁化。最后,把指针放在轴上。注意哪头指向北,就这头涂成红色。在使用时,不要让指针接触磁性很强的磁铁,以免影响指南针的磁极 。离心式抽水泵佳佳到郊外游玩,看到一台水泵“突突”地往外抽着水,觉得很好玩,但他不知道这是什么机器。回家问爸爸,爸爸说:“这是一种离心式水泵,专门用来抽水的。”“离心式抽水泵?”佳佳还是不懂。爸爸说:“那我教你做一个简单的离心式水泵玩吧。”说着,爸爸让佳佳把一截软胶管灌满水,把它插在盛满水的大水桶里,然后把另一头垂放在桶外。待水从管里流出来后,佳佳的爸爸说:“你现在在桶口的位置抓住胶管,甩动水管流水的那头试试,看会发现什么?”佳佳照着爸爸说的甩动管子,看到桶里的水被抽了出来,兴奋地说:“我们的水泵开始抽水啦!”“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离心式抽水泵。”爸爸说。小朋友,你知道其中的科学道理吗?科学小敲门:当甩动管子时,一定要作水平转动,这样,桶里的水才会被抽上来。当我们转动雨伞时,伞上的雨水会旋转着离伞而去,这就是离心力作用的结果。同样,当甩动管子时,管里也会产生一个离心力,使管里的水被甩出去,桶里的水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会快速补充进空管里,于是桶里的水就被源 源不断抽出管外。
自制香皂纸 制作材料和工具:吸湿性较好的白纸,小块香皂,一支毛笔和一次性饮料罐。制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后放在罐里,盛上适量的水后把杯子放在炉上加热,等香皂融化,将白纸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张张涂透皂液,再取出阴干就成了香皂纸。
自制香皂纸 制作材料和工具:吸湿性较好的白纸,小块香皂,一支毛笔和一次性饮料罐。制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后放在罐里,盛上适量的水后把杯子放在炉上加热,等香皂融化,将白纸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张张涂透皂液,再取出阴干就成了香皂纸。

有什么适合小学生三年级做的科技小制作,简单一点。如何制作不倒翁1、知识点: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支点:是支撑物体的那个点,本课中的塑料竖棍与物体接触的点就称为支点。实验步骤:1 先将泡沫胶从里面固定到不倒翁底部2 再将螺母固定到泡沫胶上确认螺母是粘在中间位置3 将不倒翁上下部分安装到一起 如图4 粘上你的小贴画 你的不倒翁就做好了实验总结: 通过实验了解重心对于物体平衡性的影响 重心越低物体越平衡知识拓展: 上轻下重的物体比较稳定,也就是说重心越低越稳定。当不倒翁在竖立状 不倒翁态处于平衡时,重心和接触点的距离小,即重心最低。偏离平衡位置后,重心总是升高的。因此,这种状态的平衡是稳定平衡。所以不倒翁无论如何摇摆,总是不倒的。再比如像我们在科技馆看到的“锥体上滚”实验,也是这个道理,由于锥体的形状和两边轨道的形状,使它的重心在下降,但看起来好像在上升,向上滚与生活中的事实不符合。但它只是一种假像,看到它的本质,还是重心降低了,因此重心越低越稳定。在生活中为增加物体的稳定性,我们常采用加重下面的重量,如电扇底座、话筒架、公共汽车站牌等.
三年级科技小制作作品教学
有什么适合三年级制作科技小制作
简单,能带到学校里的,要小点的。
刮鱼鳞的小工具

如何制作不倒翁1、知识点: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支点:是支撑物体的那个点,本课中的塑料竖棍与物体接触的点就称为支点。实验步骤:1 先将泡沫胶从里面固定到不倒翁底部2 再将螺母固定到泡沫胶上确认螺母是粘在中间位置3 将不倒翁上下部分安装到一起 如图4 粘上你的小贴画 你的不倒翁就做好了实验总结: 通过实验了解重心对于物体平衡性的影响 重心越低物体越平衡知识拓展: 上轻下重的物体比较稳定,也就是说重心越低越稳定。当不倒翁在竖立状 不倒翁态处于平衡时,重心和接触点的距离小,即重心最低。偏离平衡位置后,重心总是升高的。因此,这种状态的平衡是稳定平衡。所以不倒翁无论如何摇摆,总是不倒的。再比如像我们在科技馆看到的“锥体上滚”实验,也是这个道理,由于锥体的形状和两边轨道的形状,使它的重心在下降,但看起来好像在上升,向上滚与生活中的事实不符合。但它只是一种假像,看到它的本质,还是重心降低了,因此重心越低越稳定。在生活中为增加物体的稳定性,我们常采用加重下面的重量,如电扇底座、话筒架、公共汽车站牌等.
三年级科技小制作作品教学
有什么适合三年级制作科技小制作
简单,能带到学校里的,要小点的。
刮鱼鳞的小工具
三年级科技小制作作品教学
有什么适合三年级制作科技小制作
简单,能带到学校里的,要小点的。
刮鱼鳞的小工具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